磷矿石:本周,磷矿石市场平稳为主,整体按需采购。国内30%品位磷矿石市场均价为1020元/吨,28%品位磷矿石市场均价为947元/吨,25%品位磷矿石市场均价为759元/吨,均较上周持平。
供应方面,北地区磷矿开采工作正常推进,整体供应保持稳定状态;云南地区则持续受到雨季的困扰,当地部分矿山出现了停产或减产的情况,雨季预计将持续至8月底,导致云南地区磷矿的供应量有所收缩;
黄磷:本周,黄磷市场需求支撑不足,价格继续推涨困难,主流成交价格先涨后稳。
本周黄磷企业保持推涨心态,不断收紧低价货源,但是需求支撑不足,高价成交困难,主流成交价格先涨后稳。截止本周四,黄磷市场承兑均价22660元/吨,较上周四承兑均价22510元/吨相比上涨了150元/吨,涨幅0.67%。
8月下旬,黄磷行业开工率约为74.45%;云、贵、川装置开工率分别为79.13%、70.06%、69.46%。预计下周黄磷市场供需僵持博弈,成交难有提量,价格涨跌两难,以偏稳运行为主,部分有出货需求的企业和贸易商,可能有小幅降价签单的趋势,预计价格区间在22500-22800元/吨。
硫酸:本周,硫酸市场平稳为主,局部价格向上。截止到8月21日,98%酸市场均价649元/吨,较8月14日均价上涨1元/吨,涨幅0.2%。本周浙江、云南、内蒙古西部地区硫酸价格上涨。山东局部地区酸价下行。其他地区酸价持稳。
原料面:下周,预计硫磺价格窄幅震荡运行,预计下周长江主流颗粒硫磺参考价约为2530-2560元/吨。预计硫铁矿价格高位平稳。原料价格保持高位,预计硫酸市场成本面存有支撑。
供应面:目前,辽宁、内蒙古、湖南、广东、江苏地区有硫酸企业或检修持续或停车中。9月内蒙古、吉林、安徽、河南、甘肃等地区有酸企大厂存检修计划。目前部分冶炼酸企业原料铜矿紧张或含硫量低,硫酸生产不满。酸企库存普遍无压运行。预计硫酸市场供应面利好充分。
综合来看:预计下周硫酸市场大盘以稳为主。内蒙古赤峰地区酸企或减产或检修,供应面利好充分,预计9月份硫酸新单商谈小幅向上,涨幅10-20元/吨。其余地区预计酸价以稳为主。
热法磷酸:本周,热法磷酸市场新单交投清淡,价格行情偏稳整理。截至发稿,国内热法磷酸市场均价为6675元/吨,较上周同期相比持稳。
85%工业级热法磷酸净水出厂价格参考:四川地区主流成交价6300-6500元/吨;云南地区主流成交价6400-6600元/吨左右;华南地区主流成交价6700-6900元/吨;华中地区主流成交价6800-6900元/吨;华东地区主流成交价6800-6950元/吨。
85%食品级热法磷酸价格参考:防城港35KG包装FOB报价1000-1040美元/吨左右,实单商议。
预计下周热法磷酸市场继续延续观望心态,价格暂稳运行。预计西南地区成交参考价6300-6600元/吨左右,华东地区主流成交价6600-6950元/吨;华中地区主流成交价6700-6900元/吨。
湿法净化磷酸:本周,市场观望心态主导,湿法净化磷酸主流价格持稳运行。截止截稿,85%工业级湿法净化磷酸市场均价至6438元/吨,与上周同期持平。
本周湿法净化磷酸市场观望心态主导,主流大厂对外报价持稳,其他中小企业跟稳,实际成交执行一单一议,零星大单存在一定商谈空间。
供应市场:本周(2025.08.16-2025.08.22)期间,周度产量约5.96万吨,较上周同期(5.87万吨)小幅增量,涨幅1.57%;开工率65.92%,较上周同期(64.90%)小幅上涨,涨幅1.57%。本周湿法净化磷酸市场供应量窄幅震荡,整体看来以增量为主,主因部分新增产能释放暂不稳定。
磷铵:
本周,55%粉状一铵市场均价3336元/吨,与上周同期价格持平。主产区价格方面,云、贵、川、鄂主产区55%粉铵出厂参考价格3250-3450元/吨,58%粉铵出厂参考价格至3550-3700元/吨,60%粉铵出厂参考价格至3700-3850元/吨。
供应市场:本周磷酸一铵周度产量约21.42万吨,较上周同期(22.45万吨)降幅4.57%,平均日产约3.1万吨。二铵本周持稳观望,64%含量二铵市场均价3536元/吨,与上周同期均价持平。原料方面合成氨市场跌势放缓,硫磺市场震荡偏强,磷矿石市场挺价运行,上游市场涨跌互现,二铵成本价格高位震荡。
价格方面:湖北市场64%含量主流成交参考价3800-3850元/吨;西南市场64%含量主流成交参考价3180-3700元/吨;陕西地区60%含量出厂价3600元/吨左右;华东市场57%含量二铵出库价3520-3560元/吨;华北市场64%含量二铵出库价3970-4030元/吨。核算磷酸二铵64%到站均价在3948元/吨。
后市预测:原材料方面硫磺市场预计窄幅震荡,合成氨市场预计止跌反弹,磷矿石市场预计维稳运行,上游市场预计震荡偏强,二铵成本价格坚挺为主。
无水氟化氢:本周,国内氟化氢市场明稳暗涨,价格底部支撑逐步增强。
市场出货节奏未见加快,需求疲软继续制约库存消化进程。尽管部分区域供应收缩,但社会库存水平整体变动不大,仍呈现缓慢下降趋势,但生产端库存压力处于可控范围。